近日,广州中山大学关于“草坪禁入”的规定招来部分师生的反对,同时引起社会热议。上周五,该校社会学教授王进带着学生到草坪上课,遭到学校保安的“驱赶”。12月11日,中山大学保卫处通过微博回应此事称:“校园不能成为随意嬉闹的公园和乐园,校园应该高雅有品位。”(12月15日 《北京青年报》)
大学管理到底是简单粗暴,还是包容开放,一块草坪或许就能给出答案。当中大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的王进教授带着博士生,刚刚开始“草坪授课”,立即遭到保安的“驱赶”,并被威胁“再不走就打开草坪的浇水系统”。而这绝不是突发状况,据同学反映,“保安经常在草坪附近巡逻,看到有人进入草坪就上前驱赶。”不禁要问,即使同学踩踏草皮,踏上了校方管理的红线。用得着让保安对同学如此果敢的无力“相煎”么?
学校为何禁止师生进入草坪上课?理由很光鲜“保护草坪,人人有责”。但其背后隐藏的却是根深蒂固得二元次管理。“鱼我所欲也,熊掌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取熊掌者也。”要保护草坪,就必须牺牲同学的舒适度;同学有异议,就必须铁腕执行。其实,类似的故事正在校园反复地上演。比如,为了维护校园的食品安全,北京部分高校将外卖APP拒之门外;为了确一代茁壮成长,广东教育厅要求学校不准销售碳酸饮料、方便面,等等。
简单的一禁了之,真的佳解决方案么?当然不是。以“草坪禁令”为例,一禁了之当然简单痛快,但之后呢?因草坪授课被保安呵斥的教师和同学,必然会对学校的管理不满,继续推动草坪开放。如此,就会撕裂校园管理,加剧彼此之间的心理裂痕。而对于草坪而言,这种相互不理解、不信任越深,其潜在威胁就不会解除,甚至反而会放大。
事实上,同学并不是反对校方保护草坪的立场,而是被校方“非黑即白”的武断激怒。校方只要积极求同存异,问题就会迎刃而解。比如,分块次的开放草皮,既让草皮得到休养生息,也让大学生的草坪授课情节得到释放。再比如,制定“草坪公约”之时,也给教授、同学表达的空间和自由,以大限度的形成共识。而不是简单地动用保安,进行驱赶,然后再扣一个不高雅的帽子。如此,同学能不买账么?
人为悦己者容,花为知己者开。对草坪来说,亦是如此。让草坪适度的开放,非但不会伤筋动骨,反而会通过人文点缀,让草坪会更美、更靓、更迷人。而要找到这个度,就需要校方丢掉简单粗暴的二元次管理,倾听同学的声音,征求社会和教师的意见,多维度、多元次的考虑问题,终找到各方满意的答案。唯有如此,才能实现多方共赢,把象牙塔点缀成文化圣殿。
2016年省考笔试辅导课程:
http://kc.***/general/266/29065/?wt.mc_id=fr12384
普洱人事考试网:http://puer.***/?wt.mc_id=fr12384
学校:北京中公未来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普洱分公司
地址:普洱市思茅区振兴大道中心商务区商务楼五楼
联系人:普老师
咨询热线:0879-2144410、2144400、13769096633
Q Q咨询:2850600372
“草坪禁令”背后是粗暴的二元次管理
普洱职业培训相关信息
2024-12-19
2024-12-12
2024-12-12
2024-12-12
2024-11-06
2024-10-18
2024-10-18
2024-10-15
2024-09-24
2024-09-06